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何丹
近日,国务院公布修订后的《对外使用国徽图案的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又一重要成果,对于捍卫国徽尊严,维护国家主权,完善国家标志制度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意义重大。
《办法》是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新时代以来,我国涉外法治建设加速推进,但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迫切需要相比,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长远所需相比,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各国国徽的图案和使用办法都由宪法或专门法律加以规定。修订前的《办法》于1993年9月由外交部发布施行,对依法保障正确对外使用国徽图案,维护国徽尊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推进,实践中存在着对外使用国徽图案不规范、法律授权不足等问题。及时修订《办法》着眼长远谋划,针对实践中影响对外使用国徽图案的问题和实践需要,将已有对外使用国徽图案的情形纳入法治轨道,明确有关国家机构、人员对外使用国徽图案的情形,有利于完善国家标志制度,强化公民、组织的国家意识,促使国家机关依法规范使用国徽图案,展现大国形象。
《办法》是维护国徽尊严,捍卫国家形象的重要法治保障。国徽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代表着国家的权威和尊严。在对外交往中,国徽代表着国家主权,正确对外使用国徽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方面。国徽制度也是国家制度的重要方面。《办法》根据2020年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和对外工作实际,强调对外使用国徽图案应当尊重和爱护国徽、维护国徽尊严,进一步明确对外活动中使用国徽图案的基本原则、具体情形、使用范围等,强化国家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这为国家机关对外使用国徽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法律依据,有助于在外交外事场合更好维护国徽尊严和国家形象。
《办法》是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长远制度安排。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我国对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同时,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面临的风险挑战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国际竞争也越来越体现为制度、规则、法律之争,法治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向前推进,涉外法治建设也要不断跟进。涉外法律制度是涉外法治的基础,发挥着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立法先行、立改废释并举,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办法》的出台是健全完善我国涉外法律法规体系、丰富完善外交法律工具箱的重要成果。这使得我国国家标志法律制度更加成熟。
《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对外使用国徽图案制度规范的丰富完善,有利于进一步维护宪法权威和国家形象。如何推动相关规定有效落地实施,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方努力,确保《办法》切实发挥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