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优化法律服务供给 提升法援惠民质效

来源:甘肃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4-07-06 15:23
分享到 打印

  甘肃省平凉市司法局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职能作用,突出抓好标准化、规范化、职能化建设,全面提升“法援惠民生”品牌建设,持续推动全市法律援助高质量发展。

全面提升标准化便民服务水平

  在全市推行经济困难状况承诺制,法律援助由“减证便民”向“无证便民”转型升级。畅通农民工、老年人、妇女、未成年等特殊群体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符合条件的即时受理、即时审查、即时指派。根据案件性质指派不同领域业务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承办律师。从指派、手续办理、阅卷会见、笔录制作等环节入手,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线上抽查、线下评估等,结合法律援助机构“一案一评”等方式,全面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查,对重大疑难案件实行集体讨论、全程跟踪、重点督办。推行旁听、回访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定期走访案件承办机关,听取承办人员对法律援助的意见和建议,多维度全方位提高案件办理效果。实行市县两级法律援助资源共享,方便受援群众。充分发挥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站(室)职能,将法律服务触角延伸到村(社区),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不断提高法律援助品牌影响力

  全面落实中小学法治教育“135”常态化学习机制,优化学校法治教育课程及内容设置,发挥法治副校长、普法讲师团作用,通过讲好“法治课”,上好“开学第一课”。推动市县(市、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全覆盖,力争全市重点中小学校法治资源教室实现全覆盖。加大未成年人普法产品供给,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作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以法治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引导青少年加入普法志愿者队伍,参与法治公益活动和法治实践活动,促进青少年崇法尚德。畅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提供多样化法律服务。打造特色法律服务活动,结合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结对帮扶等活动,深入基层摸“底子”、开“方子”、找“路子”,提供法律咨询,帮助解决法律问题。多维度开展法律援助宣传,采用“线上+线下”齐发力的方式,积极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宣传活动,通过“平凉普法”微信公众号、抖音公众号,以图文并茂、法条与案例相结合的形式向群众大力宣传法律援助相关知识,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知晓率和社会影响。

持续推动法律援助协作化发展

  加强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数据融合,发挥法律援助职能优势,打造成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暖心平台。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完善工作机制,通过通报、交流、案例研讨等形式,全面提升平台服务水平。加强与工青妇老残等群团组织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联合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通过“法律援助+”工作模式,实现法律援助共享联动机制,推进“调援”一体化建设。加强与市信访部门的协调联动,引导信访人通过法律渠道合法合理表达诉求。充分发挥“12348” 热线平台为群众解答咨询、化解矛盾作用,打造“热线咨询+律师解答+线下调解”模式,不断满足群众法律需求,以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附件:

责任编辑: 王佳茹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