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丁山监狱强化回归指导巩固改造成效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1-01-05 18:24
分享到 打印

  孙银军 朱玉 赵康明

  2020年以来,江苏省丁山监狱紧紧围绕高质量建设“新时代全国一流的现代监狱”目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监狱各项工作,立足改造罪犯工作实际,强化罪犯刑释前的回归指导,积极寻路径、拓方式、创载体,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法治辅导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回归情绪疏导、回归困难化解等工作,巩固改造工作成效,促进罪犯刑释后顺利回归并适应社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形势政策教育引领新生航向

  “就业的道路千万条,只要遵纪守法、踏实肯干,日子总能越过越好。”在丁山监狱二十一监区(出监监区),监狱邀请宜兴市人社局就业指导科科长秦宇超,通过录制视频讲座方式为即将刑释的罪犯进行形势政策教育。

  专题课上,秦宇超介绍了当前社会就业形势,还针对罪犯课前提出的刑满释放后创业问题、保险问题、社会保障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讲座结束后,副教导员王升组织罪犯进行学习和讨论。罪犯李某说:“我入狱服刑快五年了,现在社会发展太快了,我刑满回家后也要抓紧找工作、不能再混日子了。”

  “我们都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受益者。”罪犯袁某说,服刑几年,警官给自己的教育启发很多,家乡司法局来帮教时也介绍了家乡的发展变化,自己回去后也应该努力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加强对即将刑释罪犯的形势政策教育,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认清当前社会形势,妥善规划自己将来的工作生活。”监区长徐伟介绍说:“每批次的出监教育中,我们都会开设紧跟当前形势的政策前途教育专题课,近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等都成为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育矫治支队支队长杨旭认为,出监教育中的形势政策专题课,有利于为即将刑释的罪犯增强了知识储备,为其投身社会、融入社会打下基础,同时帮助其巩固改造成效,提升刑释后的就业适应能力。

  法治辅导教育培养守法意识

  “妈,等我刑满,我去和父亲原先的用工单位谈赔偿的事情,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罪犯黄某在即将刑释前给母亲拨打亲情电话表示,监狱警官和援助律师给自己传授了很多法律知识,教育自己一定要依法办事,他出去后会和对方单位好好谈、不会乱来。

  二十一监区副监区长周洲介绍,黄某还有一个月就要刑释和家人团聚了,但突然在亲情电话里得知他的父亲在工地劳动过程中高空坠落死亡,与用工单位协商后初步赔偿结果并不满意,黄某的情绪很不稳定,还表示“回家后要讨个说法”。 王升及时加强对黄某的谈话教育和情绪疏导,并联系监狱“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社会援助律师,通过“法律援助热线”帮助黄某咨询相关赔偿事宜。

  黄某虽然心急如焚,但在监区警官的耐心教育下也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状态,主动学习起关于劳动用工的法律法规。在监区每周的法治辅导课中,他已经明白自己不能再吃不懂法的苦了,凡事都要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在监区挂钩结对援助律师和民警法治辅导员的启发帮助下,黄某与其家人一起梳理了协商调解死亡赔偿的方案,并通过多次沟通,黄某家属与用工单位初步达成了较为满意的调解结果。

  在监区的法治文化墙上,布设了一套涵盖物权、婚姻家庭、继承、债务纠纷、电信诈骗等内容的法治宣传展板。副监区长周洲介绍说:“为了营造浓厚的学法用法氛围,我们广泛运用宣传展板、电子公告栏、罪犯教育网等载体,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学习效果。”

  教育矫治支队教导员蒋向东介绍,监狱注重加强对即将刑释出监罪犯的普法宣传,近期还把新颁布的《民法典》相关内容摘录成册,每日组织罪犯晨读暮诵法律条文,每周安排民警法治辅导员开展课堂化教育,通过案例讲解、以身说法、释法说理等形式加强课堂互动。监区每周还组织收看央视《法治在线》《今日说法》等节目,并依托宜兴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即将刑释罪犯指导解决法律困惑,切实维护应有的合法权益。

  “2020年,监狱以《民法典》、《社区矫正法》颁布实施为契机,以‘七五’普法圆满收官为目标,切实推动法治辅导教育走深走实。”副监狱长陈汝龙介绍说:“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引导罪犯在走出高墙的时候,能牢固树立遵法守法意识,不断增强行为约束能力,为回归社会打好基础。”

  职业技能教育加强就业指导

  “许警官,我已经凭借服刑期间掌握的就业技能找到了工作,感谢你对我的教育和鼓励。”近日,二十一监区收到来自刑释人员高某寄来的一面写有“真情感化狱中人,狱警关心似海深”的锦旗时,里面还附有一封写给民警许飞捷的感谢信。

  据许飞捷回忆,高某刚进入出监监区实训时,选择参加洗衣整烫就业技能培训。但在前期学习中,高某跟不上大家的节奏,同批次罪犯学习进度比高某快,看得出高某挺着急的。“当时,我们一方面通过找高某谈话稳定情绪,帮他一起分析出监后再就业的方向;另一方面,监区安排学习进步快的罪犯与高某结成帮扶对子。”许飞捷介绍说,静下心来后,高某的进步很快,半个月内就步入正轨,在刑满前的日子里,他一直积极地憧憬规划着自己出狱后的生活。

  “各位服刑人员,今天,我们以线上教学的形式,为大家开展就业指导……”近期,监狱邀请人力资源师、华亚商学院负责人侯体生老师来监狱录制专题就业指导课程,为即将刑释的罪犯进行就业创业培训。

  “监狱一直在致力探索罪犯职业技能教育的方法路径,根据罪犯刑期结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等现状,主动加强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教育矫治支队副支队长高先莉介绍说:“我们依托教育网平台,较好地解决了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出监教育的诸多不便。一些以前需要现场授课的环节,现在通过监外的演播室,就可以邀请社会上的老师、学者进行课程录制,录制结束后上传至监狱教育网‘新生云’,就可推送至监内学习,有效提升罪犯出监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回归情绪疏导塑造积极心态

  “不要让心里不合理的欲望太多,才有利于踏踏实实地走好生活每一步……”11月8日,监狱“心理工作室”民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施中心,如约来到出监监区活动大厅,组织罪犯进行“正念时刻”练习,全体罪犯端坐、跟随“正念引导语”,逐渐想象出狱后的场景。

  “我们积极拓展教育改造工作的方式与内容,探索开展以‘正念练习’为手段的情绪管理。”副监狱长陈汝龙介绍说:“‘正念矫治’在出监监区的推广教学,较好地帮助即将刑满的罪犯强化心理建设,提前做好回归社会的情绪适应,也为监管秩序的稳定带来了良好效果。”

  据悉,2020年下半年以来,监狱在教育网IPTV教育平台开设专门针对即将刑释罪犯的情绪管理教育视频,上传播放“如何与家人重新建立良好互动”、“如何克服再就业的焦虑和害怕”、“如何应对他人对你的异样目光”等视频,让罪犯在自主学习中掌握正确的情绪认知和管理方法。

  “其实心理健康对于罪犯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但找到适合罪犯心理情绪有效疏导的方法,我们已经做了很多探索。”陈汝龙继续介绍说:“正念练习可以不受时间场地限制,操作简单灵活,日常的坐卧行都可以作为练习方式,我们在出监监区尝试开展‘正念矫治’,不单只是为了让他们做好适应社会的心理准备,更希望让他们把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自己的习惯带到高墙外的生活中去。”

  回归困难化解助力和谐稳定

  “感谢王警官,我父亲今天和我远程视频会见,他和我说了很多话。”罪犯马某在结束远程视频会见后,向监区民警王伯中说:“谢谢警官和我父亲沟通、帮我化解矛盾,谢谢你们!”

  据王伯中介绍,马某进入出监监区后,没有即将刑满的轻松释怀,相反一直闷闷不乐。经过谈话了解后王伯中得知,马某因盗窃罪第二次被捕入监,马父觉得他不思悔改,在马某服刑期间来信表示要断绝父子关系,马某正为自己出狱后无法被家人接受而苦恼。

  王伯中是监狱矛盾调处“新老娘舅工作室”的成员,他得知马某情况后,汇报教育矫治支队联系到马某户籍所在地司法部门,协同开展对马父的劝导工作,及时反馈马某在监狱的改造进步情况。在多方努力下,马父对儿子的态度有了改观。为了让马某尽早放下心中忧虑,监狱与地方司法部门趁热打铁,动员马父申请了远程会见的机会,终于促成在马某刑释前,父子进行了一次远程视频会见交谈。

  “爸,我错了!我对不起你……”马某面对视频中黝黑苍老的父亲,泪水涌出眼眶。

  “孩子,出来后咱们还是一家人,等你出来那天,我们去接你……”视频中的马父也流下了泪水,表示愿意接纳儿子回家、重新开始生活。

  “监狱注重加强对罪犯的亲情教育,努力帮助罪犯修复与家人的亲情关系。”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蒋国贤介绍说:“在用好亲情电话、远程视频会见、书信往来等方法的同时,还借鉴‘枫桥经验’,积极利用‘新老娘舅工作室’‘小圆桌调处机制’,通过主动有效的对外沟通,帮助解决合理诉求,尽力帮助罪犯刑释时能较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为社会和谐稳定做一份贡献。”

  (作者单位:江苏省监狱局、江苏省丁山监狱)

附件:

责任编辑: 杨翠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